本网讯(通讯员 谢玲玲)为深入贯彻新时代教育对外开放战略,服务国家“一带一路”语言人才培养需求,9月9日上午10时,我院汉语国际教育专业2024级学生认识实习系列活动之首场专家讲座以线上形式举行。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国际学院牛长伟副教授应邀作专题报告,汉教教研室主任谢玲玲、专业教师贾文霞共同主持,2024级全体学生全程专注聆听,反响热烈。

讲座伊始,汉教教研室主任谢玲玲代表专业教研室致欢迎辞。她首先向牛长伟副教授致以热烈欢迎与诚挚谢意,并介绍了牛教授的学术履历、核心研究领域及代表性成果。随后进入到核心分享环节,牛长伟副教授凭借多年深耕学术研究与一线教学的丰富经验,以国际中文教育领域的教学、研究与实践三大核心议题为圆心,辐射学科定位、实践路径、研究方法等多个维度,展开系统性讲解。他深入剖析了国际中文教育的学科属性与未来发展趋势,为同学们勾勒出专业发展的蓝图。除此之外,他还针对教学实践中常见的重点、难点问题,分享了可落地、可借鉴的实用策略,为同学们破解实践困惑提供了金钥匙。最后,他还细致梳理了该领域的核心研究方向与科学研究方法,帮助同学们搭建起清晰的专业知识框架,让零散的知识点串联成体系。讲座中,牛教授结合了关于规范语教学、偏误分析、文化传播等方面的具体案例,引导同学们跳出课本、拓宽视野,帮助他们对汉教专业形成更深刻、更立体的认知。
讲座的最后一个环节是师生互动。同学们带着对专业的好奇与思考,踊跃举手提问。围绕汉语国际教育与传统汉语言文学的学科差异、出国任教的有效途径、线上汉语教学技能的重要性等学生们普遍关注的问题,与牛教授展开了深度交流。牛教授耐心倾听每一个疑问,逐一细致解答。他指出,汉语国际教育聚焦跨文化交际背景下的汉语教学能力培养,更重实践应用;而传统汉语言文学则深耕文学文本解读与语言理论研究,更重学术探索,二者各有侧重却又相互滋养。谈及出国任教途径,他详细介绍了国家语言合作中心的志愿者项目,为同学们铺就清晰的职业路径。针对线上教学技能,他强调,在数字化教育浪潮席卷全球的当下,线上汉语教学技能已成为国际中文教育从业者的核心竞争力,熟练掌握教育信息化技术,才能更高效地适应行业发展需求,在国际舞台上传递中文魅力。
本次讲座不仅是一场专业知识的盛宴,更是一堂生动的职业启蒙课、一剂坚定专业信念的“强心针”。它如一盏明灯,照亮了新生学子的专业认知之路,激发了投身国际中文教育事业的使命感与自豪感,为我院构建“价值引领、能力为重、实践贯通”的人才培养体系注入了强劲动能。
(审稿 杨建兵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