国际研讨会主旨发言介绍(9)(10)
主旨发言专家(9):
个人简介:
韩高军
武汉工程大学外语学院教授。英语专业本科毕业,华中科技大学工商管理硕士,北京大学教育学院博士。现任武汉工程大学教务处处长,国家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教学团队责任教授,高等教育学科研团队骨干。
发言主要内容:
发言题目
“E+”双专业一体化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与实践
摘要
学科发展从“高度分化”走向“交叉融合”、人才培养从“专业教育”迈向“跨学科教育”是各大学面临的任务和挑战。设置跨学科专业是发达国家高等学校专业建设的共同趋势。武汉工程大学“E+”国家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按照“通识教育基础上的专业教育”理念,提出了双专业一体化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并实施。其基本设计是“两个专业、一个培养方案、两个学位”,即将两个专业的课程有机整合为一个培养方案,毕业时学生可获得两个同等学位。其途径可归纳为五个整合:一是汲取古典通识教育与现代专业教育的先进理论要素,借鉴外语教学的工具功能和一体化功能,整合提出了一个“通识教育基础上的专业教育”人才培养理念。二是将英语专业与另一专业的课程和其它教学环节精简、优化,整合形成了一个设置合理、学习量适当的人才培养方案。三是调动校内外优质师资,整合组建了一个跨学院、跨学科的教学团队。四是通过优化教育教学内容和方法,形成部分课程、实践环节和毕业论文双语或全英文教学,整合实现了一个英语学习“学专业”,专业学习“用英语”的培养过程。五是充分利用校内外教育教学资源,通过多年的探索,整合设计并实施了一个“专业实践与社会实践相结合”的实践育人特色体系。“E+”模式的提出和实施,可为各高校探索不同学科专业之间的融合,在教学理念、管理机制等方面进行创新提供参考和借鉴。
主旨发言专家(10):
个人简介:
卢晓东
博士,北京大学教育学院研究员。曾任北京大学教务部副部长,北京大学元培学院副院长。个人研究领域为教育财政、高等教育管理、比较高等教育、院校研究、课程和教学论。2004-2007年担任北京市高等学校专业设置评议委员会委员,2002-2011年担任北京市高等教育质量监控工作专家组成员,担任教育部“质量工程”总结与论证专家组成员、本科专业目录修订专家组成员、教育部“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指导意见起草工作专家组”成员、“高等理科教育改革调研组”成员,中国高教学会素质教育分会学术委员会委员,中国教育发展战略学会教育财政专委会常务理事、中国教育发展战略学会高等教育专委会常务理事等。
发言主要内容:
发言题目
跨学科复合型人才培养的多种模式
摘要
专业是一组课程组合而非实体。培养跨学科复合型人才有以下模式:跨学科本科专业,例如“外国语言与外国历史”专业;个人专业;辅修专业、双学位专业;第二学士学位专业。当下,“新工科”、“新文科”专业都具有跨学科专业特征。跨学科专业组织和人才培养需要校内财务和编制核算、核心教师发展、住宿学院制度、专业管理制度改革相配合,需要逐步扩大学生的学习自由。